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269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41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16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中国书法一本通》笔记

Sherlock
2023-03-16 / 0 评论 / 0 点赞 / 324 阅读 / 0 字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02-18,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书法一本通》任思源编

第一篇 中国书学基础知识

1.1 中国书法是高级艺术

1.1.1 写字是技术,书法是艺术

书法的基础是书写技法,书法的“技进乎道”。书法的“道”,是指书法达到了能够表现文化观念、艺术境界的水平。

书写的技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笔法、字法、章法。

学习书法就是在审美和练习技术反复进行之中前进的。

爱美之心、审美的能力与熟练的技术,这三个方面是学习书法的三个关键,缺一不可。

1.1.2 汉字是书法之根

所谓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1.3 书法四体的源流

按书体的演变顺序来说,应该是 甲骨文、金文、 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 (秦)小篆代表作品:“秦四山刻石”:《泰山石刻》、《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刻石》,传为李斯所书。
  • (汉)隶书代表作品:《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 楷书严格意义上说和真书不同,“楷书须八面俱到”,古人称卫夫人、逸少父子、欧阳率更(lǜ gēng)、虞永兴、智永禅师、颜鲁公此七家谓之楷书,其余不过真书而已。楷书者,字体端正、用笔合法之谓也。

    逸少父子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阳询做过太子率更令,颜真卿被封为鲁郡公。

  • 小楷代表作:王羲之《黄庭经》等。特小的楷书如蝇头,称为“蝇头书”。
  • 魏碑:(盛行与北魏时期一种书体,属楷书范畴。多镌juān刻于碑碣jié、墓志、摩崖、造像、题记等石刻之上,故称为“北碑体”)代表作有《张猛龙碑》等。
  • 草书:于氏认为历史上有三系草书:章草、今草、狂草,故标准草书又称为第四章草书。

    结构省简、笔画连贯,书写流变迅速,但不易识别。历代能书者:章草有崔瑷ài、杜度,今草有张芝、二王,狂草有张旭、怀素。

  • 行书:不真不草,是曰“行书”,王羲之《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行书第一。
  • 飞白:枯笔偶见露白,而飞白则丝丝夹白,代表作:唐太宗《晋祠铭》、宋仁宗《赐陈绎碑》。
  • 台阁体(馆阁体):土龙木偶,毫无意趣。

1.1.4 学习书法的步骤

学习书法的步骤和学者的目标相关,如果是同时兼学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那么可以按照字体发展的源流来学习,因为“书画同源”,这样可以先把中锋线条练习过关。如果是专修书法,建议是:

  • 1、学习书法可以先从楷书入手,目前通用规范汉字是用楷书定型的。
    • 写楷书要先写大楷,再写中楷、最后再收敛为小楷。
    • 大楷最好从颜体入手,中楷最好从欧体入手,小楷要从钟繇、王羲之的书贴入手。
  • 2、学习楷书之后,再学行书。

    楷书好多笔画完全是行书笔法,只有用行书的笔势写,楷书才不会写的死板。
    (注意笔势衔接,所谓“笔断意连”)

  • 3、学习行书之后,再学习草书。

    学习草书,宜先学章草(等于是从草书的根源入手)。

  • 4、如果想学习隶书,最好先练习篆书。

    学习篆书然后学习隶书,隶书方能写得有古意。

如果是想把书法作为艺术来学,那么正草隶篆各体都要兼习,如果不这样,书法中的变化和用笔结构等道理很难贯通,书法的艺术内涵也很难得到。

1.1.5 怎样临帖

  • 选贴:应尽量采用最接近真迹的精良版本。
  • 临摹:先摹后临,学不纯师
    • 临:将碑帖置于近旁,观其大小、点画、结构、笔意、形势,认真仿习而写之。
    • 摹:摹贴须精研细摹,点画无误,掌握特点,摸索技巧,追求笔意神采。必须一挥而就,不可重描
      摹有三法
      • ①满摹法:将透明纸覆在碑帖之上,笔随影走,按其曲折婉转用笔描写之;
      • ②双钩廓填法;
      • ③单钩中锋法。

    从字的大小角度讲,临摹应从中等字开始。
    格子选择:九宫格纸 --> 框临法(以画纸为格) --> 行临法(只画直行线,不画横线) --> 篇临法(无线,全靠目测定位)。
    描红即取红字范本,依样描写,跟摹书功用一致,但描红本质量不高,易误入歧途,终不如直接摹写佳贴。

  • 临摹古代大家书法
  • 先精通一种书体

    从精于一开始是为了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写得再像经典,也终究不是艺术的目标。

  • 有了基础,广学百家

    所谓“泛滥百家,兼收并蓄,博涉多优”:就是在已经有一家的坚实基础上广收博采众家之长,以期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这就是出新创新了。
    不从“精于一家”开始,永远打不下基础;但是如果不能泛滥百家,取众家之长,也不可能在艺术上有所创新。
    各家书法使用的毛笔用毫长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二王书法适用一分毫;欧阳询、虞世南书法适用一分半毫;苏东坡、黄庭坚、米芾书法一般用二分毫;颜真卿、柳公权书法一般要用到三分毫。

书法中各体有相通之处,并有互补的地方。
学习书法应力避厌倦情绪的产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时变换范本,以调剂情绪,增加兴趣。
学习书法如能以一种为主,另外以相近的碑帖做辅助,进步就更快。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1.2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可参见:笔墨纸砚

1.2.1 书法鉴定知识

  • 金石刻

    刻于金石器物上的图像及文字之通称。金,指钟鼎彝器之属;石,指碑碣墓志之属。
    秦石刻曰:“金石刻”。

  • 石刻
  • 碑学
  • 南北书派:魏晋之后,南北书风不同。北方多朴,有隶体,无晋雅逸。
  • 拓(tà)本
  • 临本
  • 善本:需满足三项标准:足(无缺损)、精(精刻、精校、精抄)、旧(旧刻、旧抄、手稿、旧拓)。
  • 珍本
  • 孤本:指现进村一份之书籍、手稿、碑帖。
  • 重刻本
  • 影印本:有好有坏,有些选印粗劣、质量差,延误学者甚多。
  • 双钩廓填
  • 乌金拓:精拓法之一,白宣纸/桃花纸+乌光浓墨之油烟墨,为佳拓本。
  • 蝉衣拓:精拓法之一,若用螺纹笺则更上一层。
  • 篆(zhuàn)刻技艺:镌( juàn)刻印章。

    古代印章字体一般篆书居多,一般先写后刻,故称“篆刻”。
    有“铸印”和“凿印”。
    篆刻与书法之原理原则全同,书法要有金石味,金石要有书法味。历代篆刻高手,无不精于书道。

  • 墓志
  • 摩崖:山崖、石壁。
  • 法书与法贴:法书即精妙书法作品,可作为后人之法则或范本者。法帖是将古人之手迹、摹写刻石、黑墨拓出文字,因拓后书法精美,可作为后人效法之临本。
  • 款式:指书法作品题款的规格形式。

    凡纵式题款皆书于左边下端,切忌并足而行,为钤印留出位置。
    上款多数书于右首稍低一字位置,勿齐头并进,须有主次。也有将上下款一起书于左下角者。
    对联的上下款要分别落于上联和下联上。
    款字大小、多少不得超过正文,防止喧宾夺主,一般应以两行为宜,亦须根据正文之虚实比重灵活安排:款字书体应与正文互异,一般用动势大的字体,以增加文采的变化。

  • 题款:亦称“署款” “落款”。指作者于书法作品上署名题款,分上款下款、单款。

    上款一般题诗词名称和受赠者名号。下款仅题书家作者姓名、年月、作书地址。
    只题下款而无上款,谓“单款”;上下款皆有,谓“双款”。根据篇章结构的需要,又有短款、长款之分。
    字面虚处小,只题姓名年号,字数较少,故谓“短款”;
    字面虚处大,所题内容丰富,字数较多,故谓“长款”。
    还有加记、加跋、加盖印章等。
    题款是整幅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正文之陪衬,又为章法之补充,具有丰富与均衡之作用。
    题款书体、大小、位置,均应与正文吻合、谐调。

  • 章法之美:又称“分间布白”,是研究书法全幅布局的方法。不同的布局方法,可以形成不同艺术风格,
    • 如有的章法整齐匀称,照应生动;
    • 有的章法大小疏密,错落其间;
    • 有的章法行间茂密,左右映带;
    • 有的章法空旷疏朗,上下呼应。

    章法与运笔节奏、笔力气势、墨韵变化、结构和意境,都有密切关系。
    作品又通过字形大小、长短、伸缩、开合及用笔轻重徐疾,墨韵浓淡枯润的变化,在笔势制约下,组合成一个平衡统一的整体。
    章法美是因符合自然法则,妙在各得其所。王羲之《兰亭序》,终篇结构,首尾相应,笔意顾盼,偃仰起伏,似鼓反正,血脉相连,一气贯注,章法自然天成。又如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通篇结构随强烈的情感起伏变化,有意无意之中,流露出一种自然的意趣。精神兴会,奔赴腕底,作品表现出豪放雄浑的气势。反之,若过于工整齐正而毫无变化,杂乱无章而乏气韵,或过于窒塞局促,或过于疏远神散,便不能给人以美感。

  • 计白当黑:布白原则之一。

    将字里行间虚空(白)处,当做实画(黑)一样安排布置,造成黑白相应,谓之“计白当黑”。

  • 大小疏密:汉字结构的形式极为丰富,点画要讲疏密才有美感,阔疏则宽阔似可跑马;密则紧结似不透风。

    不疏就没有空间美,不密就没有实体美。字之结构,实体空间,高低鼓正,巧妙结合,方能称形体之美。
    前人谚云:要得“安”字好,宝盖头要小。但大宝盖头亦饶有妙趣。故无论疏密大小,关键在于懂得处理整体的空间关系,熟谙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之调节规律。
    清邓石如云:“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 笔力遒劲:书法艺术对于笔力有很成熟的认识和评价标准。

    书法通过各种点画线条,表现客观物象的运动和主观思想感情。线是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线条之美,主要在于有力量感。
    历来书法家讲究中锋运笔、万毫齐力。
    笔力,是一种艺术之美,是作者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笔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件书法艺术作品的生命力。
    书法应具有力之美的艺术效果,须用笔精熟而得法,点画线条才能有力,墨才会沉着不浮,即所谓“力透纸背”。只有透入纸背才能跃然脱纸,显示出书法之色泽风神,给人以奇异之观的美感享受和鼓舞。
    书法作品之力,是技巧与智慧、情感综合创造的一种艺术表现出的力,即所创造的具有“骨力”和“内劲”点画形态。
    书法作品应当“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道劲于婉媚之内,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 筋脉相连:一般是指字的笔锋的运用。
  • 用笔千古不易:用笔指使用毛笔,以及书写点画线条的技能技法。

    如起笔须“逆入平出”,行笔须“疾笔涩进”,收笔须“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等。

  • 气势:书法艺术之“形”,离不开“势”。兵家重形势,书法则重笔势。

    缺乏气势的作品,生硬板滞,气丧神散,毫无生意。所势之美是贯穿书法全幅的一种精神境界。识势是欣赏品评书法的一个重要标准。

  • 行笔之要:笔毫于点画中移动运行,乃为书法艺术之关键。

    行笔有起止、缓急、映带、回环、轻重、转折、虚实、偏正、藏锋、露锋十法。

  • 方圆并用:作书以有棱角者为“方笔”,无棱角者为“圆笔”。

    方笔源于隶书,圆笔源于篆书,因为隶书用笔方折,篆书用笔圆转。

  • 存筋藏锋

    王羲之《书论》指出:“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每作一点,常隐其锋;每作一横画,“无往不收”;每作一竖画,“无垂不缩”;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使其点画“存筋藏骨,锋不外露。”

  • 游丝牵带:筋之融结于纽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人知直画之力劲,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
  • 五合五乖:唐孙过庭《书谱》云:“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

    “五合”是: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合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
    “五乖”是:心遽体留,意违势屈,风燥日炎,纸墨不称,情怠手阑。
    五合为五种有利于书的条件,五乖是五种不利于书的条件。

  • 八病:指不符合笔法的八种病笔。

    字的点画有方有圆,有斜有正,有锐有顿,皆须符合一定书写方法,以圆满自然为原则,
    否则即为“病”。前人有“八病”之说,如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

  • 枯骨断柴:清宋曹《书法约言》云:“太瘦则形枯,太肥则质浊。筋骨不立,脂肉何附;形质不健,神采何来?肉多而骨微者谓之墨猪,骨多而肉微者谓之枯藤。”
  • 信笔:‘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
  • 墨法:书法艺术,除笔法外,墨法亦为重要因素。

    墨色含蓄、奥妙、变化多端,是书法艺术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具有丰富的东方精神的性格与气魄。
    历代书法家皆讲究墨之运用技巧。应以浓淡适宜为原则,墨浓易滞笔,挥运不自如,使笔画呆板;墨淡则伤神,入纸易溶开,使笔画空虚,字迹模糊。
    用墨浓淡还要视书者功力与书体而定。浓淡适宜,燥润相间,方可使字有血有肉,增加色彩度。墨法更是书法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

  • 筋骨血肉:晋卫夫人《笔阵图》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筋骨劲健、血肉丰润,须讲究水墨得所。
  • 肖形印:也称“图案印” “肖形印”,是刻有图案印章的统称。

    古代象形印,一般刻有人物、动物等图案,取材多样,生动简练,流传至今者以汉代居多。

  • 印色:亦称“印泥”。

    魏、晋前用竹简、木札,印章多是铃盖在封发简牍的泥块上,作为凭记,称为“封泥”。
    上等印色都以朱砂、艾绒、油料等拌和制成。

  • 子母印:是“套印”的一种,由大小两个或三个印套合起来的印章。

    多见于东汉。一般铸有兽、龟等钮,大印腹空,小印嵌入腹内,像母抱子状,故称“子母印”。

  • 套印:由大小几方印套合成的印章。套印多以铜、石制成。每套印中的每层(即被套的每方印)五面都可刻印,有多至五六层者。
  • 六面印:是一种特殊形状的印章。像凸字形,上为印鼻,有孔可穿带,鼻端刻一小印。其余五面也刻有印文,故称“六面印”。流行于南北朝。明清后正方或长方印六面都刻有印文的也称六面印。
  • 回文印:文字回旋排列的印章。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如古代双名印,为使名字相连,避免拆散在左右两侧,从姓开始采用从右到左、从左到右(即逆时针方向)排列,即在姓下加“印”字,作“姓印某某”。
    回文应读作“姓某某印”。
  • 花押印:印信的一种。系镌刻花写姓名的印章,始于宋。一般没有外框,签押得使人不易摹仿,作为取信之凭记。元代盛行的花押印,其形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名,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别称“元押”“元戳”。
  • 关防:印信之一种。大多是长方形,始于明初。取“关防严密”之意,故名。
  • 闲章:镌刻诗词或成语的印章。一般钤盖在书、画上。
  • 铸印:关于“铸印”,有两种解释:1、制作金属印章的方法;2、刻印的一种艺术风格。
  • 九叠篆:刻印用的篆字别体。始见于宋。笔画折叠均匀,填满印面。

    折叠多少,根据字之笔画繁简而定,有多至十叠以上者。九为数之终,所谓“九叠”只是形容其折叠之多。
    九叠篆从艺术上来讲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十分繁琐和呆板,没有生动的意趣。

  • 阳文篆刻:指镌刻成凸状的印文。用阳文印章钤出的印文为朱色,故也称“朱文”。

    刻朱文印,是留下文字和印边,刻去除此以外不需要的部分。
    朱文印要刻出书法线条的意味为好。

  • 阴文篆刻:指镌刻成凹状的印文,用阴文印章铃出的印文是红地白字,故也称“白文”。

    刻白文印,是要把文字的笔画刻去。
    白文印也是要刻出书法的味道为妙。

  • 印钮:也称“印鼻”。古代玺印上端都有钮,穿孔可以佩带。
  • 边款:刻于印侧的题识。

    指隋、唐以来官印周围多刻有制印年月、编号、释文等的通称。
    明以后篆刻字在印侧或上端刻年月、名款,甚至刻上诗文、图案等,多数为阴文。

第二篇 中国书学基础理论

  • 汉字的起源与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
    《铁云藏龟》

  • 金文之美

    西周 《利簋(guǐ)铭》、《大盂鼎》、《虢(guó)季子白盘铭》

  • 大篆与石鼓文

    《秦公簋(guǐ)铭》、《石鼓文》(大篆)

  • 秦小篆

    秦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李斯)、《会稽刻石/秦望》

  • 汉隶:通古今之变

    蚕头燕尾
    古朴方整、丰茂厚重:《张迁碑》、东汉《鲜于璜碑》
    遒劲凝练、斩截爽利:《礼器碑》
    飘逸秀丽、妩媚多姿:东汉《曹全碑》
    中正平和、精工严密:东汉《史晨碑》
    华美堂皇、端庄典雅:东汉《乙瑛碑》、《孔庙碑》
    雄放豪迈: 东汉《石门颂》
    《乙瑛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为“孔庙三碑”。

  • 继承与孕育——汉代篆书与草书

    东汉"草圣"张芝 《八月帖》

  • 魏晋书法艺术和晋书尚韵

    • 三国 魏 “正书之祖”钟繇:《宣誓表》、《荐季直表》
    • 西晋 陆机:《平复帖》
    • 东晋 书圣王羲之:

      《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平安三帖、丧乱三帖,
      小楷有:《黄庭经》、《乐毅论》
      草书有:《十七帖》

    • 王珣 《伯远帖》
    • 王献之 《中秋帖》(行书)、《鸭头丸帖》(草书)、《洛神赋十三行》(小楷)

      乾隆把 《快雪时晴帖》、《伯远帖》、《中秋帖》 合称 “三希”,刻入《三希堂法帖》。

  • 东晋南北朝碑刻

    魏碑(雄劲、自然、浑朴):主要见于当时的石刻,如 摩崖、墓志、碑碣(jié)、造像记等。
    又称“北魏体”,简称为魏碑或北碑。

    • 北魏 《张猛龙碑》、《龙门十二品》、《郑文公碑》
    • 北魏 王远 楷书 《石门铭》
    • 北魏 《张玄墓志》 正书 (清人避康熙帝玄烨讳,故称《张黑女墓志》)
  • 隋唐书法

    • 隋 《龙藏寺碑》 奠定了唐楷“尚法”的基础。
    • 隋 智永(王羲之第七代孙) 《真草千字文》
    • 唐 “五绝”名臣 虞世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楷书 《孔子庙堂碑》
    • 唐 欧阳询 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
    • 唐 褚遂良 楷书 《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
    • 唐 颜真卿 楷书 《多宝塔感应碑》、《颜勤礼碑》、《自书告身》、《颜家庙碑》

      行书 《祭侄文稿》

    • 唐 柳公权 楷书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 唐 孙过庭 草书 《书谱》(经典理论著作)
    • 唐 张旭 草书 《古诗四帖》
    • 唐 怀素 《自叙帖》、《小草千字文》

      “颠张狂素”、“癫张醉素”

    • 五代 杨凝式 《韭花帖》 (字体介于行书与楷书之间)
  • 宋代书法

    • 才华横溢 北宋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
    • 雄放奇肆 北宋 黄庭坚 《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

      主笔鲜明、长笔四展(一波三折)、结体中宫收紧。

    • 八面出锋 北宋 米芾 《苕(tiáo)溪诗卷》、《蜀素帖》、《珊瑚贴》
    • 北宋 蔡襄 行书 《自书诗》、《脚气帖》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合称“宋四家”。

    • 南宋 姜夔(kuí) 《跋王献之保母帖》
    • 北宋 赵佶(瘦金体) 《秾(nóng)芳诗》、《真书千字文》
  • 元代书法

    • 赵孟頫(fǔ) 《三门记》、《胆巴碑》
    • 鲜于枢 《醉时歌》、《苏轼海棠诗卷》
  • 明代书法

    • 台阁体 沈度
    • 草书大家 祝允明 《后赤壁赋卷》
    • 小楷大家 文徵明
    • 徐渭
    • 书画大家 董其昌 草书 《试笔帖》
  • 清代书法

    • 清前期
      • 王铎 《唐诗卷》
      • 傅山 《七言绝句诗轴》
    • 清朝中期 馆阁体
    • 清朝中后期
      • 吴熙载
      • 张裕钊
      • 尹秉绶
      • 邓石如
      • 康有为
      • 何绍基
  • 近代书法

    • 梁启超
    • 吴昌硕 毕生写 《石鼓文》
    • 李叔同(弘一法师)

第三篇 中国书学基础技法

五字执笔法。

执笔高低

执笔的高低要根据字体的类别、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笔管一般长约五寸,
一般来说,写小字执笔要低些,笔管无名指抵笔处离笔头一寸左右;
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一些,约二寸左右;
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三寸左右。

执笔越高,回旋的幅度就加大,更便于挥运。
但过高了,下笔飘浮,写字无力。
“初唐四家”之一的虞世南在《笔髓》一文中说:“笔长不过六寸,提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

一分笔

笔毫部位的一种。
一、指把笔头从腰(笔头的二分之一处)到端部分成三等分,靠近笔端的部分,称为“一分笔”。
一分笔触纸较浅,写出的笔画纤劲。
宋徽宗赵佶善用一分笔,所书瘦劲多姿的“瘦金书”自成一体,流传千载。

二、指把笔管从腰(笔管的二分之一处)到端(笔根处)分成三等分,靠近端的部分,称为第一分。
初学习书者或书写正楷、隶、篆书体宜执一分处。

二分笔

笔位的一种。
指把笔头从腰(笔头的二分之一处)到端分成三等分,中间的一分为“二分笔”。
二分笔写出的笔画丰腴。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多用二分笔,以圆润而峭劲的书体风格流传后世。
初学书者或书写行书字体宜执二分处。

三分笔

这里有两义:
一、指把笔头从腰(笔头的二分之一处)到端分成三等分,靠近腰的部分为“三分笔”。
三分笔写出的笔画浑厚。
唐书法家颜真卿善用三分笔,以深厚雄健、气势磅礴的书体特点名重后世。
二、指把笔管从腰(笔管的二分之一处)到端(笔根处)分成三等分,靠近腰的部分为第三分,逸宕飞动的草书,宜执三分笔处。

墨过淡则伤神采,太浓则滞笔锋。

0
  1. 支付宝打赏

    qrcode alipay
  2. 微信打赏

    qrcode weixin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