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274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41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17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黄茶

Sherlock
2022-05-15 / 0 评论 / 0 点赞 / 48 阅读 / 0 字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01-13,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黄茶,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黄叶黄汤,因此被定义为“黄茶”。

虽然存在中国六大茶类之列,但由于产区少,制茶工艺复杂,黄茶的热度甚至比不上一些花茶,在中国茶类中可称得上是小众茶类。 

制作工艺

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发酵程度为10%-20%,其制作工艺跟绿茶(不发酵)相似,只不过多了一道闷黄(有的地方称闷堆、初包、复包、或渥堆)工序,即: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黄茶与绿茶很相似,不同的是口感,绿茶比较清爽,黄茶较为醇厚。
黄茶也是适合当年品饮的,不适合长期放置,一般保质期在一年左右

闷黄:利用湿热条件使在制叶内含化学成分发生热化学变化,若含水量过高,黄变时间过短,则内含成分转化不充分,影响滋味醇度及鲜爽度;若含水率过低,则叶温较低,湿热作用不充分,黄变无法进行,因此对制茶师傅的闷黄水平要求极高。

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
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

“闷黄”可分为干坯闷黄和湿坯闷黄,

  • 干坯闷黄:初烘后进行的堆积闷黄,此时茶坯含水量较低,一般控制在20-25%,变化较慢,通常闷黄耗时较长,需5-7天才能完成黄变过程,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

  • 湿坯闷黄:在杀青或揉捻后进行的堆积闷黄,此时茶坯含水量较高,一般控制在40-50%,变化较快,闷黄耗时较短,一般6-8小时即可。如温州黄芽、沩山毛尖。

黄茶的分类

黄茶的分类及其简单,就是依据鲜芽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划分的,主要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 黄芽茶:单芽或一芽一叶,黄茶芽香味鲜醇,主要包括湖南的“君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和安徽的“霍山黄芽

  • 黄小茶:黄小茶是采摘细嫩芽叶加工而成,汤色橙黄,香气清高,味道醇厚,甘甜爽口。主要包括湖南的“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湖北的“远安鹿苑”和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

  • 黄大茶: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作而成。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主要包括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江等地的“广东大叶青”。

0
  1. 支付宝打赏

    qrcode alipay
  2. 微信打赏

    qrcode weixin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