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绿茶存储方法

短期内饮用可密封+冷藏,稍长期的可以冷冻。

一般最长不超过18个月。

1.龙井 VS 西湖龙井

龙井四绝:色绿、香郁、味醇、形美

按照《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划分为三个产区,即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
龙井茶产区分布图.jpg

GH/T 1115-2015 西湖龙井茶(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团体标准

真正的西湖龙井必须产自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两区(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的范围内),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划定予以保护的168平方公里茶地;必须统一加贴标识。

产量只占龙井茶总产量的 10% 左右,而其他产区出产的被称为:“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俗称为浙江龙井茶。

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现有茶园约8000亩,包含龙井村、翁家山村、杨梅岭村、满觉陇村、灵隐村、茅家埠村、双峰村、九溪、梵村、梅家坞村,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梅家坞村2700亩。

一级产区8000余亩,二级产区16000余亩,共计25000亩左右,平均每亩产量50斤,合计约500~600吨。(市面上却有10万吨的量,可想而知)
3月中旬早期采摘的,收鲜叶的价格都能到500+/斤。
卢正浩:疫情期间梅家坞西湖龙井鲜叶收购价都在700/斤,有要求不能降价,最高每天能收8800斤鲜叶,出现红叶的都能有上千斤。

西湖龙井的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

  • 一级产区:主要包括狮峰山、龙井村、云栖、虎跑、梅家坞等地(即常说的狮、龙、云、虎、梅);

    十大核心(九村一社):龙井村、梅家坞村、翁家山村、杨梅岭村、满觉陇村、茅家埠村、双峰村、九溪村、梵村、西湖街道灵隐股份经济合作社(灵隐村)
    好山头:胡公庙、莫家山、狮峰山、老哇窝、火烧山、白沙地、棋盘山、寿星头、三毛头、白鹤峰、官岭上、三分岔都是好山头。

  • 二级产区:主要是指龙坞,近年龙坞产量稳定增长,已占西湖龙井的 75% 以上。

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张相对比较正确,且可看的产区地图:

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总体规划图

1.0 狮峰龙井

当前狮峰龙井核心产区叫法 龙井村、翁家山、满觉陇、杨梅岭

个人理解严格意义上,龙井村,(以狮峰山、狮子山为中心、包括胡公庙、龙井村、棋盘山、上天竺等地)才算狮峰龙井。翁家山,满觉陇、白鹤峰,杨梅岭、应该算龙字。
地理位置上狮峰山是龙井村和梅家坞村中间的一座山脉。
狮峰山约200亩(约1万斤干茶),龙井村约800亩。

《狮峰龙井茶团体标准》(2018年)

如总讲西湖龙井1
如总讲西湖龙井2

1.1 西湖龙井茶产地证明标识

根据《2020 西湖龙井茶产地证明标识管理办法》,标识分为“证明标N(茶农用)”和“证明标Q(企业用)”两种样式。标识内容包含“西湖龙井”和“龙井茶(西湖产区)”字样、年份、规格、编号和防伪信息。

  • “证明标N(茶农用)” (实名制)每枚标识规格为 250g。
  • “证明标Q(企业用)” 每枚标识规格分为 20g、30g、50g、100g、125g、150g、200g 和 250g八种。!

茶农将鲜叶销售给茶企时实际划转给企业的电子标划转比例是 鲜叶:干茶 = 4:1,实际炒制需要的鲜叶比例应该更高。

防伪查询

2022年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使用企业名单
2021年西湖龙井茶产地证明标识授权使用企业名单

更多西湖龙井茶知识可参考: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官网

1.2 西湖龙井的采制和炒制

龙井茶优异的品质是精细的采制工艺所形成的。采摘1芽1叶和1芽2叶初展的芽叶为原料,经过摊放、炒青锅、回潮、分筛、辉锅、筛分整理(去黄片和茶末)、收灰贮存数道工序而制成。龙井茶炒制手法复杂,依据不同鲜叶原料不同炒制阶段分别采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

凡观看过炒制龙井茶全过程的,都会认为龙井茶确实是精工细作的手工艺品。

1.2.1 采制

西湖龙井茶的采摘和加工技艺相当讲究。每年春天,茶农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青叶,“清明”前三天采摘的称“明前茶”。据说最早的时候“明前茶”的采摘必须由未婚女孩子来完成,而且不能用手,而是用双唇采下,因为用手指掐下来的茶叶,其掐痕在制成茶叶后仍去不掉。现在虽然已改用手来采茶,但规矩还是不少,诸如:必须小心轻柔地摘下叶片,摘一片就要马上放一片入茶篮等,据说叶片如果在手上停留片刻,那么手的温度就会令叶片由绿变红。

明前茶,嫩芽初迸状似莲心,故称“莲心”。一个熟练的采茶姑娘,每天最多只能采摘嫩芽十二两,一斤干茶有三万六千颗嫩芽,故极为珍贵,称得上珍品中的绝品。

而过了清明后采摘的茶叶就大不如“明前茶”那么珍贵了,谷雨前采摘的二春茶称“雨前茶”,量比较多,已有一叶一芽,其形似旗,茶芽稍长,其形如枪,故又称之为“旗枪”。

立夏之前采三春茶,茶芽旁有附叶两瓣,两叶一芽,形似雀舌,称为雀舌;四春茶则在三春茶后一月开始采摘,这时茶已成片,并附带有茶梗,称之为“梗片”,在过去是供茶农的后代练技术用的。

1.2.2 炒制

西湖龙井茶的加工炒制,因原料等级不同,加工技术也不尽相同,产品各有特色。精品的西湖龙井茶全是采取手工炒制。鲜嫩的条芽,在八十度的温度下加工,要求保持茶叶的颜色、香味和美观。炒茶每锅一次只能炒二两,一个熟练的炒茶能手,一天只能炒二斤多干茶。

整个炒茶过程分为青锅、回潮、辉锅三个阶段:

  • 青锅:是在15分钟内将茶叶初步成型为扁平,茶叶被炒至七八成干。
  • 回潮:是将经过了青锅步骤的茶叶起锅摊平在竹筛中回潮,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时间。
  • 辉锅:是将回潮后的茶叶加入锅中炒干,使水分小于5%,并且进一步定型。大约需要20分钟。

辉锅后的茶叶起锅晾凉就是成品的西湖龙井了。

和碧螺春、信阳毛尖这类茶毫丰富的茶不同,西湖龙井要求扁平光滑,会有专门的“去毫去末去片”环节。
茶汤清澈

1.3 西湖龙井的级别之分

西湖龙井干茶大体分为这些等级:精品、特级、一级、二级。

项目 外形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冲泡特征
精品 扁平光滑、挺秀尖削、芽锋显露、嫩绿鲜润、匀齐、洁净。形长 3cm 以内、形宽 6mm以内、芽尖高于叶尖的茶条比例≥80% 嫩香馥郁持久 嫩绿、清澈、鲜亮 鲜醇甘爽。游离氨基酸总量≥4%,酚氨比≤5 。 幼嫩成朵、匀齐、嫩绿鲜亮。一芽二叶初展及以上嫩度芽叶比例≥80%。 下沉比≥70%
特级 扁平光润、挺直尖削、嫩绿鲜润,匀齐、洁净。形长 3cm 以内、形宽 6mm以内、芽尖高于叶尖的茶条比例≥70%。 清香持久 嫩绿、清澈、明亮 鲜醇甘爽。游离氨基酸总量≥4%,酚氨比≤5 。 细嫩成朵、匀齐、嫩绿明亮。一芽二叶初展及以上嫩度芽叶比例≥70%。 下沉比≥70%
一级 扁平光润、挺直、嫩绿尚鲜润,匀整、洁净。形长 3.5cm 以内、形宽 7mm 以内的茶条比例≥80%。 清香尚持久 嫩绿明亮 鲜醇爽口。游离氨基酸总量≥3.5%,酚氨比≤6 。 细嫩成朵,嫩绿明亮。一芽二叶及以上嫩度芽叶比例≥70%下沉比≥60%。 下沉比≥60%
二级 扁平、尚光滑、挺直、绿润,匀整、较洁净。 形长 3.5cm、形宽 8mm 以内的茶条比例≥80%。 清香 绿明亮 尚鲜。游离氨基酸总量≥4%,酚氨比≤7 。 尚细嫩成朵,绿明亮。一芽二叶及以上嫩度芽叶比例≥60%。 下沉比≥50%

精品级干茶:image
精品级汤色:image-1653725931304
精品级叶底:image-1653725951193

明前一般都是特级及以上,也会有一级的,少见。
雨前最好也就是一级了,不会有特级的。
只有核心产区才有精品级。

西湖龙井茶鲜叶品质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个级别

  • 特级: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夹角度小,芽长于叶,芽叶匀齐肥壮,芽叶长度不超过2.5cm。

  • 一级: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以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二叶初展在10%以下,芽稍长于叶,芽叶完整、匀净,芽叶长度不超过3cm。

  • 二级: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一芽二叶在30%以下,芽与叶长度基本相等,芽叶完整,芽叶长度不超过3.5cm。

  • 三级: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初展,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芽三叶不超过30%,叶长于芽,芽叶完整,芽叶长度不超过4cm。

  • 四级: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一芽三叶不超过50%,叶长于芽,有部分嫩的对夹叶,长度不超过4.5cm。

1.4 狮龙梅(狮、龙、云、虎、梅)

狮龙梅字号的来历

《西湖问茶》上记载:民国时期,西湖龙井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字号。新中国成立以后,“梅”字号开始声名鹊起,此后改为“狮、龙、梅”三个字号,每个字号分别代表着龙井的具体产地,产地之间因为气候环境和炒制手法的差异,其茶叶品质也各有不同。

  • ❀狮字号:取义“狮峰山”,当之无愧的西湖龙井第一大产区,核心中的核心,囊括了名震天下的狮峰山、龙井村、棋盘山,以及龙井茶发源地上天竺一带,乾隆爷的十八棵御茶也被他们收入囊中。每年明前的头采狮峰龙井,那叫一个贵呀,可是与房价媲美的呀。

  • ❀龙字号:取义“龙井村”,包括了龙井山、翁家山、杨梅岭、满觉陇、白鹤峰一带。

  • ❀云字号:取义“云栖”,曾经面积最大的山头,自从梅家坞独立后,风光不在,是五大字号中最南边的产区。

  • ❀虎字号:取义“虎跑”,包括虎跑、四眼井、赤山埠一带。

  • ❀梅字号:取义“梅家坞”,作为西湖龙井的新势力,却是绝对的主力产区,产量占总体的三分之一,盛名在外。

狮龙云虎梅.jpg

梅家坞龙井主要是以“平扁光滑”为主,颜色是以“翠绿”为主。
狮峰龙井,外形有点粗糙,颜色是黄中带绿

1.5 龙井品种

西湖龙井:
群体种>龙井43(简称龙三)

龙井长叶也属于国家标准中定义的西湖龙井,比较少见。
image.png
龙三

  • 性系:群体种(老茶树)也称老茶蓬,属于天然有性繁殖,龙井43(龙三)属无性繁殖;
  • 树龄:群体种普遍高于龙井43,一般都叫老茶树
  • 发芽:群体种怕冷发芽迟,密度小;43发芽早,密度大。
  • 采摘日期:群体种一般比43要晚7-10天,例如:22年龙井43 3-18开采(23年是3-13),群体种3月下旬(大概是3-25)开采。
  • 外形:龙井43像多胞胎长相类似,叶片偏细长(红屁股);群体种形状长短不一(比43略小),叶片更粗壮(有叶子是红头,太阳一晒还会变紫色)。

    群体种属于当地原生茶树品种混采,干茶匀整度不高。干茶色泽、长度基本不一样。
    龙井43大面积推广后,群体种茶树相对比较少了。

  • 茶树:龙井43一排排很规整,群体种一团团,一簇簇(矮胖圆)
  • 干茶:龙井43炒制出来的干茶,芽叶纤细,春梢芽叶末有一淡红点,外形挺秀、扁平光滑,偏黄色。
    群体种炒制出来的干茶,芽叶粗犷,颜色近糙米色(淡黄嫩绿),干茶大小、色泽都会略有差异,不如龙井43号匀整、挺秀美观。但群体种其味清香淡雅,豆香更足。

    龙井43号的原叶和干茶的形态都比较纤细平直,因此它的叶底比起群体种也更加齐整,不似群体种那般卷曲。

  • 冲泡:第一泡龙井43号有一股很浓的豆香味。群体种味道相对比较淡,除了豆香还有淡淡的花果香,层次更丰富。龙井43号第一泡要比群体种香,但群体种口感更厚。
  • 耐泡:龙井43号杯泡三次以后味道就会变淡;群体种冲泡四到五次后,依旧能保持一定茶香。
  • 价格:龙井43号比群体种上市要早(三月中旬),价格会高一些;群体种上市较晚(三月下旬),保留了老茶树的原来的味道,更耐泡也经济实惠一些。

老茶树采摘稍晚,加上树种存量本身少了,明前老茶树一般很少。
其他龙井(钱塘)一般三月初开采。

西湖龙井vs乌牛早:

  • 外形:乌牛早肥壮2cm左右,偏翠绿色,芽叶偏肥大;龙井修长舒展3~3.5cm左右,偏嫩黄绿
    乌牛早芽头圆,叶底肥大,龙井芽头尖,长短适中。
  • 龙井红屁股,乌牛早学名是:嘉茗1号。
  • 发芽:乌牛早比群体种早发芽一个月,市面上大量用龙井加工工艺做冒充。

    对于过早上市的龙井茶要谨慎,以防假冒。
    乌牛早能采3-4茬。如果不下雨,4.3-4.5斤鲜叶就能炒一斤干茶,下雨时,要5.5-6斤鲜叶才能做一斤干茶,鲜叶价格差不多是60元/斤,卖500到600元一斤吧。

如总有言道:三位数喝树种,四位数喝山头,五位数喝师傅

1.6 工艺对比

工艺 机器 全手工
外观: 外观更加光滑、扁平、纸片一样,颜色绿一些 外形没有机器来的扁来的薄,有一点点厚度和层次感,颜色深一些(手工220°高温的锅,茶叶被烫干茶能看到爆点,干茶有褶皱感)
身骨: 身骨更轻 身骨更重(同样g重看起来数量会比较少)
色泽: 偏干枯 更润泽
水沉: 下沉速度慢 下沉速度更快(高冲完快速下沉)
香气滋味: 甜度、鲜爽度比较好 滋味和韵味上会更馥郁、细腻
汤感: 相对稍淡薄,稍青涩 相对更醇厚,饱满厚实,甘滑;甜度相对更好
价格: 相对便宜一些 相对贵一些

手工西湖龙井茶下沉快,因为手工龙井加工后的茶叶干燥度不够,水分较多,那么吸水更快一些,相对更容易沉底。而机械加工西湖龙井茶,相对干燥度高,因为越干燥吸水越慢,所以浮在杯面不易下沉。
机器工的断叶多,相应的茶芯也就多一些。

详细对比还可参考: 详解西湖龙井茶,手工与机制的区别

我们是人在做茶,而不是机器在做茶,所以,哪怕是机器做的茶,它背后一定是要懂茶会做全手工茶的人在利用机器做茶。
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好好发展全手工的工艺,然后可以利用机器把茶做好。
所以最终以什么为判断标准?提高自己的品鉴能力、思辨能力,以入口的茶汤去做分辨,不盲目地追求名词是手工还是机制,理性的看待这个事情。

1.7 龙井大致泡法

千万不要闷泡

一般明前85°,雨前90°。老茶树可提高水温到90-95度,甚至沸水都可以,好茶不怕沸水。最后一泡了适当加温加盖喝滋味。

  • 杯泡法

    85℃-90℃水,可用公道杯降温,3-5g 茶叶,茶水1:50比例,可先润茶15-30秒,玻璃杯为宜,不闷杯,不洗茶; 适合下投法。
    讲究:凤凰三点头
    趁热喝,剩余 1/3 时加水。

  • 盖碗泡法

    盖碗头泡10-30秒可出汤(试茶而定,有的茶可既出汤),茶水比1:30比例,可先润茶10-15秒,后续每泡适当加长,每泡都开盖,加盖既出汤(出汤后加盖,开一小口即可)。

1.8 西湖龙井&虎跑泉水

西湖龙井驰名中外,色绿、香郁、味醇;虎跑泉水天下第三泉,泉水甘洌醇厚、水质纯净,而龙井茶只有虎跑水才能泡出它独特的茶香,因此二者被世人合称为“西湖双绝”。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 – 高濂(明)

经测试:虎跑泉水为偏酸性(PH值5.82),适合冲泡西湖龙井,其次是娃哈哈纯净水(PH值6.76)。
其他例如:百岁山、恒大冰泉、农夫山泉的PH值接近8,呈弱碱性,不适合冲泡西湖龙井,否则茶汤容易氧化变红,口味也变了。
西湖龙井水质之离子含量
西湖龙井水质之茶汤滋味
西湖龙井水质之茶汤香气
西湖龙井水质之儿茶素
西湖龙井水质之茶汤成分
可参考:https://www.7haocha.com/37189.html

1.9 好喝的西湖龙井标准

西湖龙井香型:清香 豆花香。

龙井的豆香指的是嫩豆香味,不是熟豆香(糊味,假的),好的还有兰花香,馥郁的花香。
栗香来自于叶底。

1.9.1 基本三要素

  • 1.下沉快(3~5分钟)
  • 2.回味甘甜(生津)
  • 3.耐泡(3~7泡)

1.9.2 好喝的三要素

  • 1.下沉快(1~2分钟)
  • 2.回味甘甜(生津)

    山场,工艺要好

  • 3.耐泡(七泡有余香)

推荐手工茶,老茶树(群体种),至少得是手工辉锅(半手工)。
冲泡后:芽头朝下(芽肥壮),芽根(俗称红屁股)朝上,下沉快意味着茶叶内含物质丰富。
雨前的茶入口苦正常,但是好的会回甘。

1.10 自选茶

1.10.1 口粮

  • 首选】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大爱茶 半手工 雨前一级西湖龙井(梅家坞老茶树 入门级)【¥499/250g】【¥105/50g】

    价格和味道都是标杆级别的。
    很正的豆花香,且香气入水。
    85°和90°都试过,85°更甜。
    一芽多叶,滋味厚,(大队长说微苦),回甘明显,耐泡,盖碗也可沸水冲泡即出汤(老茶树不怕烫),22年情况特殊才有雨前西湖龙井。
    杯泡可3-4泡,盖碗5-6-7泡
    是真的好喝!!!希望以后还能有卖。
    后面官方直播间也推出了 150g 包装的~
    大队长:5406 (自称茶痴)

  • 卢正浩:西湖龙井 一级产区 精品级 手工茶芯

    一斤大爱茶赠送,可以做冷泡龙井茶。

  • 翁广喜:雨前一级 西湖龙井 (翁家山产区-狮峰龙井) 【425/250g】

    一芽两、三叶,90°水温

  • 翁广喜:雨前二级 西湖龙井 (翁家山产区-狮峰龙井) 【280/250g】

    一芽两、三叶,90°水温

  • 卢正浩:特级明前领鲜(钱塘产区) 【¥132/50g】

    算是口粮茶

  • 卢正浩青白狮字西湖龙井【¥498/150g】

    要避坑,号称狮峰山脉手工辉锅,感觉非手工,干茶香气还不如领鲜,二泡有香味滋味有点淡。。怀疑买到陈茶了
    (快出汤凑合3泡,个人测试30秒-1分-2分)

  • 卢正浩:非头采的梅字西湖龙井,应该是非手工【¥160/50g】
  • 卢正浩:大队长土灶茶西湖龙井 (群体种)【¥299/50g x 2】

    一般年中才开始卖,性价比挺好的,花香、回甘都还不错。

  • 贡牌:明前AA级西湖龙井(龙井村产区-狮峰龙井 老茶树) 【¥133/50g】

    据评测是狮峰龙井性价比款。对应标准中一级,预售大概得4月初发货。
    AAA是特级(半手工 ¥198/50g,23年升级工艺为全手工了),预售大概得3月底发货,采摘时间随着等级下降而逐渐延后。
    不少人是拿贡牌AAA当口粮茶喝的。

  • 西湖牌:明前特级西湖龙井(西湖老茶树-群体种) 【¥129/50g】

    老茶树口粮款

  • 狮峰牌:明前特级西湖龙井 沁字 罐装 老茶树 (龙井村产区-狮峰龙井) 【¥179/50g】
  • 狮峰牌:明前特级5S西湖龙井 狮峰山脉产 兰字礼盒(云虎兰)老茶树【¥446/150g】
一般来说¥1500/斤以下基本买不到真的**明前**西湖龙井。

有过几年多个品牌的购买经历之后,个人建议超过3K/斤的不要考虑了,即使真的合口性价比也不会高。
选个高端口粮就行了。

1.10.2 品尝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福利 全手工 雨前一级西湖龙井(官岭上老茶树)【¥228/50g】

    4-6 ~ 4-9的鲜叶,一芽两叶,90°水温,盖碗6~7泡没问题,最后两泡可适当坐杯,杯泡4 ~ 5泡也没问题。
    参考如总的个人习惯,把前两泡合起来喝,口感不赖~相当甜,回甘明显!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全手工 雨前一级西湖龙井(白鹤峰老茶树)【¥269/50g】

    白鹤峰号称近些年媲美狮峰龙井,杯泡可5泡,盖碗可10汤。有兰香。
    海拔100多米。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全手工 雨前一级西湖龙井(果园里老茶树)【¥269/50g】

    海拔250 ~ 280米,朝阳面,豆花香,可5 ~ 8泡。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福利 全手工 明前特级西湖龙井(白鹤峰老茶树)【¥399/50g】

    一芽两叶,直播间蹲点抢的,据说能7泡,亲测至少五-六泡。最后一泡90°以上闷泡,可品茶的苦韵味。
    香气足,口感鲜醇,回甘明显。
    杯泡的话可以四-五泡,第五泡可品茶的苦韵味。
    盖碗也就前4泡有味道吧,第5泡适当盖一下,个人体验上不如228那款官岭上雨前茶,性价比不高。
    近期农夫山泉泡味儿有点淡了,考虑换水,用90度,90度的话前两泡喝起来还不错。

  • 卢正浩:京东 浩字 头采 半手工 明前精品西湖龙井 (梅家坞老茶树)【¥390/50g】

    90°,应该略逊于前面大队长全手工白鹤峰老茶树的,价格一样。
    抖音直播间也有一款390梅家坞精品浩字头采的,说是全手工,不过是龙3品种。【¥989/150g】

  • 可以考虑】卢正浩:卢派1030 明前 半手工 西湖龙井(梅家坞+狮峰山脉混血) 【¥218/50g】

    豆香为主,性价比
    据说是无公害茶园,菜籽饼做肥的。

  • 可以考虑】卢正浩:大队长直播间 独立小袋包装 龙字 全手工 明前特级西湖龙井(小山头老茶树)【¥299/50g】

    貌似是满觉陇or白鹤峰的,号称媲美5000一斤的,有独特的梅子香,汤色清澈透明,颜色很淡,口感不赖~相当甜,回甘明显!

  • 贡牌:明前头采 全手工精品西湖龙井龙井村产区-狮峰龙井 老茶树) 【¥318/50g ¥294/50g ¥558/100g,2023年预售到手¥288,3-21~3-24发货】

    据说地地道道狮峰味,22年是半手工,23年是全手工,23年头春头(挑)采。
    叶底表现很好,汤感醇厚,喝着不是很甜,二泡有回甘,有体感。
    有板栗+豆花挂杯香,甜度不如大爱茶,杯泡下沉速度一般,稍坐杯杯泡也就2~3泡,3泡已经淡了。
    个人没品出好来,尝过就得了,性价比较低,不建议再入手,听说是23年产量问题,后面有机会再看看吧。
    结合后面购买的龙井先生家骑火茶(狮峰龙井),大概知道了什么是狮峰味。

  • 御牌: 头采8斤选一斤 手工 明前特级西湖龙井(龙井村-狮峰龙井)【¥2188/250g】
  • 龙冠:明前特级 西湖龙井 手工 G30 圆罐 金碗钉(云字号产区)【¥420/50g】
  • 龙冠:明前特级 西湖龙井 手工 圆罐 木碗钉(云字号产区 老茶树)【¥310/50g】

    一芽一叶。

  • 龙冠:明前特级 西湖龙井 全手工 春晓 品鉴罐(老茶树)【¥138/20g】
  • 龙冠:明前特级 西湖龙井 全手工 春晓 T30品鉴罐【¥178/20g】

1.10.3 奢侈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福利 全手工 明前精品西湖龙井(龙井村-狮峰龙井 老茶树)【¥500/50g】

    90°,一芽两叶,直播间蹲点抢的,大队长介绍可 PK 其他品牌 3W/斤的茶,说是22年情况特殊才这样销售。
    杯泡四泡有余香。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全手工 明前精品西湖龙井(三分叉- 老茶树)【¥500/50g】

    4-2号明前,下沉速度极快,茶汤厚,荒野茶,100度随意泡。

  • 卢正浩: 正字礼盒 全手工 头采 明前精品西湖龙井(满觉陇-狮峰龙井 老茶树)【¥2900/250g】

    90°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全手工 头采 明前精品西湖龙井(满觉陇-狮峰龙井 老茶树)【¥580/50g】

    90°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全手工 明前特级西湖龙井(白鹤峰-狮峰龙井 老茶树)【¥600/50g】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全手工 明前特级西湖龙井(白鹤峰-狮峰龙井 老茶树)【¥690/50g】

    一芽一两叶。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顶货 全手工 明前特级西湖龙井(老茶树)【¥888/50g】

    一芽两叶,如总介绍天花板级别,西湖龙井毕业款,两分钟全部下沉,特别透亮。
    久泡不苦,回甘拉满。
    小山头,高海拔。
    有木质香(檀香)。

  • 卢正浩:如总直播间 狮峰山 全手工 头采 明前精品西湖龙井(狮峰龙井 老茶树)【¥1000/50g】

    一芽一两叶(可能跟后边的满觉陇是一款)

  • 卢正浩:官店直播间 狮峰山 全手工 头采 明前精品西湖龙井(狮峰龙井 老茶树)【¥450/21gx2】

    折合原价¥10000/斤,买一送一之后折合:¥5357/斤(后半夜才有机会抢到)

  • 卢正浩: 直播间 卢字纸包 全手工 头采 明前精品西湖龙井(满觉陇-狮峰龙井 老茶树)【¥3199/3749/200g】

    还有一个同款45g装【世家经典】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全手工 头采 明前特级西湖龙井(白鹤峰-狮峰龙井 老茶树)【¥2000/50g】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队长 全手工 明前特级西湖龙井(胡公庙-狮峰龙井 老茶树)【¥2800/50g】

    一芽一两叶。

  • 卢正浩:狮莲心 全手工 头采 明前精品西湖龙井(狮子峰-狮峰龙井 老茶树)【¥8750/150g】

    一芽一两叶。

  • 卢正浩:如总直播间 如总母亲手炒 外婆茶款(其上手书如字)
  • 狮峰牌:明前精品2S西湖龙井 半手工 头采老茶树 孔雀蓝罐装(狮峰山产区-狮峰龙井) 【¥419/50g】

    一芽一两叶,直播间价格445,原价799,有兰花香不过不那么浓。
    狮峰牌小罐茶的天花板。

  • 狮峰牌:明前精品5A西湖龙井 全手工 【¥6150/250g
  • 贡牌: 全手工明前 天赐精品西湖龙井(狮峰山产区狮峰龙井老茶树)【¥650/50g|¥1160/100g】

    二采,一芽一两叶,持久兰花香。

  • 贡牌: 头采 全手工明前 天赐珍品西湖龙井(狮峰山产区狮峰龙井老茶树)【¥1760/50g】

    头采。

  • 龙冠:明前精品? 西湖龙井 全手工 G60 方罐 金碗钉(雀舌级,产区未知)【¥290/20g】

以上未特别标注的,均为龙井43品种(即龙三),且非一级产区。
半手工指手工辉锅。
头采全手工斤价基本都在万元以上,甚至有几十万的。

2.碧螺春

洞庭(山)碧螺春

树种:洞庭山碧螺春小叶群体种鲜叶

原产于江苏省苏州吴中县太湖洞庭东山与西山(金庭镇),核心产区分西山东山(其实是太湖的两个岛),茶树果树相间种植,茶有花果香。
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银绿隐翠。俗称:吓煞人香。

茶毫丰富,上市时间基本和西湖龙井持平(三月中下旬,等级越高采摘时间越早)。东山的名气更大一些。

2.1 标准

GB/T 18957-2008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1.1 等级

关于洞庭碧螺春的等级划分有有多种定义方法,如国家标准,茶商收购标准,也有按时间划分的标准如明前、明后、雨前、雨后等。
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管理等级分类洞庭碧螺春分为五个等级: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

一般明前碧螺春较名贵,产量低,品质好,多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碧螺春;
而明后几天的有的是一级碧螺春,大多是二级碧螺春;
而雨前的一般为二级碧螺春;
雨后的则为三级碧螺春为主。

  • 特一级:即特级一等,鲜爽,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挑拣单芽,此茶是碧螺春当中的极品,挑拣的用时也比其他的茶叶多一倍的时间。

  • 特二级:即特级二等,鲜甜,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挑拣一芽一叶初展。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是需要高档洞庭碧螺春人士必选。

  • 一级:挑拣一芽一叶,鲜醇,一级茶叶质量优异,价格又适中。

  • 二级:挑拣一芽二叶,醇厚,价格合适,性价比最高。

  • 三级:挑拣一芽二、三叶,浓醇。

2.2 冲泡

宜采用上投法(先放水,后放茶,茶汤不会浑浊)。

一般85°水温,盖碗头泡15秒出汤。

千万不要闷泡

2.3 自选茶

2.3.1 口粮

  • 碧螺牌(东山茶厂):雨前一级A碧螺绿茶口粮茶【¥39/50g】

    声称可4-5泡,有待测试(实测3-4泡吧)

  • 碧螺牌(东山茶厂):雨前一级碧螺绿茶口粮茶【¥149/300g】
  • 碧螺牌(东山茶厂):雨前特级A 精选级碧螺绿茶老客口粮茶【¥168/200g】
  • 碧螺牌(东山茶厂):雨前特级 碧螺绿茶老客口粮茶【¥128/200g】
  • 卢正浩:如总直播间 大爱 明前一级 东山 洞庭碧螺春【229/150g】

    吓煞人香,蜜蜂腿,花果香,1斤10万个芽头,茶毫丰富。

2.3.2 品鉴

  • 卢正浩:青白 洞庭山 碧螺春 明前特级二等 【¥105/50g】
  • 碧螺牌(东山茶厂):洞庭碧螺春明前特级一等 初芯【¥575/50g】

    头采,初芯,全手工。

  • 碧螺牌(东山茶厂):洞庭碧螺春明前特级一等【¥235/50g】

    单芽,全手工。
    因为非头采,叶底表现尚可,有花果香,汤感厚实,回甘很好,也比较耐泡。
    盖碗泡了6泡(4g),杯泡了4泡(3g),杯泡第二泡茶汤滋味最醇厚。
    群体种,有性繁殖,叶底可能不是很漂亮,揉捻工艺,茶毫越多越好

  • 碧螺牌(东山茶厂):洞庭碧螺春明前特级二等【¥138/50g】

    一芽一叶

  • 碧螺牌(东山茶厂):洞庭碧螺春明前一级AAA【¥330/100g】

    一芽一叶

  • 碧螺牌(东山茶厂):洞庭碧螺春明前一级【¥228/100g】

    一芽一叶

  • 碧螺牌 抖音直播间,品鉴组合装 特一+特二+一级AAA【¥399/50+50+50g】
  • 三万昌:洞庭碧螺春 铁罐 明前特级二等【¥139/50g】
  • 三万昌:洞庭碧螺春 铁罐 全手工明前特级二等【¥198/50g】

3.安吉白 茶

安吉白茶是绿茶的一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自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核心产区分布在溪龙乡、昆铜乡、递铺镇等区域,有着“鲜如鸡汤”的美誉。

叫“白茶”主要是因为他的茶青(鲜叶)来自于“白叶一号”(无性繁殖),他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低温敏感型茶树”,在低温时(日均低于23度)由于叶绿素缺失,茶青会呈现奶白色,因此被称为“白茶”。

叶白脉翠。冲泡后叶是白的,脉是绿的,叶白脉绿是识别安吉白茶的标志。白叶茶鲜叶越嫩越饱满,白化程度越强,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品质越高。嫩香是安吉白茶的特色之一。

安吉白茶茶叶内含有氨基酸含量极高,总量可达为6.19%—6.92%,比一般绿茶高出一倍左右。茶多酚10.7%。

茶氨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游离氨基酸,有甜味,其含量高低直接能够影响茶叶的口感和营养,更是决定了茶叶的鲜爽甘醇度。而氨基酸含量越高,代表着茶叶的鲜爽甘醇度越高。

安吉白茶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多人多年总结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安吉白茶树的四周为竹林或邻近竹林,那么其产出的茶叶都含有板栗香或蕙兰香,且越靠近竹林的其蕙兰香越明显。而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就造就出安吉白茶的与众不同,价格也会相对高一点。

如果干茶太发白反而不是正品安吉白茶,可能是黄金芽做的,叶底泛白。

3.1 标准

GB/T 20354-2006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3.2 分类

  • 凤形(立体)安吉白茶

    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芽叶成朵(状若兰蕙,形似凤羽)。是最常见的安吉白茶外形。
    制作采用仅清明前后白化期的白叶一号,参照了黄山毛峰的烘青工艺,是烘青绿茶。条索自然,形似兰花,色嫩黄翠润,鲜活泛金边。滋味鲜嫩清爽。
    烘青最能体现安吉白茶的淡若兰香的特色,体现安吉白茶舒展的自然之美。

  • 龙形(扁平)安吉白茶

    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绿显玉色,匀整。与龙井类似都是扁平样。
    制作采用白叶一号,采用西湖龙井制作工艺,是炒青绿茶。 在炒制时茶叶内汁液溢出,使得龙形安吉白茶的口感不如凤形安吉白茶那般鲜嫩清爽,整体滋味略微浓厚,不利于安吉白茶发挥“淡若兰香”的特色,后逐渐不再生产。

  • 兰花形

    一芽一叶呈微微卷曲状,尤其芽叶端部略卷紧,叶部稍散开并向下弯曲,形似兰花,所以叫兰花形。
    需要在常规(凤形)安吉白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增加理条、整形等特色工序,茶叶采摘后要经过摊青、杀青、理条、初烘、复烘、提香和风选等一系列精细加工。
    由于加工工艺较为繁琐,目前只有少部分茶厂还有生产,例如:宋茗

注意和安吉白叶(半烘半炒)区分开来。

3.3 等级

  • 精品:一芽一叶,芽长于叶
  • 特级:一芽一叶,叶长于芽
  • 一级:一芽二叶
  • 二级:一芽二、三叶

安吉白茶不采摘单芽。

3.4 冲泡

85°,下投法。

3.5 自选口粮茶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大爱茶 特级 安吉白茶【¥99/100g】

    一芽两叶,看价格应该相当于芳羽明前特级五钻。
    产自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中国白茶第一村”),卢正浩自己投资的500亩茶园,凤型。
    回甘明显,盖碗20秒出汤,可4-5泡,第5泡品茶的苦涩味。
    有类似如总大爱茶雨前西湖龙井的豆花香。

  • 宋品:明前特级 核心产区12小罐【¥445/250g】
  • 极白:极白贵芽 五钻 铁盒 明前特级【¥168/100g】

均采用 白叶一号 鲜叶制作。
一般认为极白、宋茗算是第一阵营,芳羽、宋品算是第二阵营。

3.6 品鉴

  • 极白:极白贵芽 皇冠 铁盒 明前精品【¥218/100g】

    3-5泡,各品牌中,相对鲜爽度较高。

  • 【首选】宋茗:明前特级 盒装手工 【¥268/¥223/¥209/100g】

    一芽一叶,宋茗特有的 兰花形,性价比。

  • 芳羽:开园头采 明前精品 罐装【¥120/50g】

    一芽一叶,绿罐

  • 芳羽:皇冠 明前精品 罐装【¥88/50g】【¥198/125g】

    一芽一叶,橘红色罐

3.7 奢侈

  • 宋茗:明前特级 金色礼盒【¥368/100g】

    一芽一叶,宋茗特有的 兰花形

  • 宋茗:明前精品 【¥193/49.5g】
  • 宋茗:明前 头采 精品尚金单罐 【¥142/¥128/36g】

    非手工,3月底发货, 兰花形,味道比较淡,不怎么耐泡(不会再购买)。

  • 卢正浩: 如总直播间 头采 精品 安吉白茶【¥500/100g】

    一芽一叶

4.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自信阳产区,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而为世人所称道,有着“绿茶之王”等美称,历来是茶中绝品、朝廷贡品,现在也是国家赠送贵宾的高级礼品,可谓是风靡全国、享誉世界。

国标:GB/T 22737-2008 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

一般3月底/4月初开始采摘(22年3月28开采)。
23年3月27日鲜叶价格约¥260/斤(大概4斤鲜叶出1斤干茶)

信阳产区,又分国家一级产区“五云两潭一寨”与二级产区等。

  • 一级产区共4万亩,信阳毛尖主产地和核心产区,主要来自信阳西南大别山,俗称“五云两潭一寨一门”(即云雾山、集云山、车云山、连云山、天云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土门村)。

    董家河“五云山”、浉河港“两潭一寨”、谭家河“一门 ”(土门)。

  • 二级产区8万亩,二级产区中品质又以四望山村、丰家冲村为上。

等级分为:珍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民间分级:小米芽、小芽、中芽、小芽叶(楼头)。

4.0 争论

清汤 VS 浑汤

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工艺 能出浑汤也能出清汤,重点在于采摘嫩度、理条和揉捻环节的力度。

采摘嫩度、揉捻、理条 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浑汤主要跟工艺有关,是客观现象,不能凭借清、浑来判断品质。
嫩采+重揉捻 --> 显浑

4.1 树种

  • 本地 群体种(旱茶)

    首选旱茶,芽头短小肥壮,花香馥郁,回甘持久。

  • 外地引进品种 (福鼎大白、白毫早、福云6号、乌牛早、碧香早、平阳特早等)
  • 信阳10号 (从群体种中无性系繁殖育成)

4.2 冲泡

茶毫丰富,宜上投法。

4.3 自选口粮茶

  • 【首选】小吴总:头采 明前 珍品旱茶(群体种)米芽【¥268/100g】

    过色选,一点不比5-6K的差(23年的头采偶有细小茶梗和红边)。
    杯泡了4泡,杯泡第二泡茶汤滋味最美~
    叶底劈叉,俗称 鸡爪芽,据说是信阳毛尖群体种的特点之一。

  • 文新:雨前 修道 礼盒【¥450/120g】

    品道也是雨前,级别又稍低一些。

  • 文新:明前 手工 绿罐装【¥99/50g】

  • 文新:明前 手工礼盒 1915 特级嫩芽【¥315/160g】

  • 文新:明前 特级嫩芽 纸包(简1500)【¥699/250g】

  • 文新:明前 悟道 礼盒【¥600/120g】

  • 文新:明前 观道 礼盒【¥700/120g】

  • 文新:明前 精品观道 礼盒【¥1680/250g】

4.4 品鉴

  • 文新:中原一号 礼盒【¥2345/128g】

5.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古法为炒制工艺,现基本改为烘青工艺。

比龙井采摘时间稍晚,一般在三月下旬,每年基本在3月25日左右头采上市(国标说3月中旬开采)。

5.1 树种

黄山种、(祁门)褚(zhū)叶种、滴水香、茗州种等地方群体茶树良种,和无性系良种茶树。

黄山毛峰要小心红旗1号,乌牛早等过早上市的品种。

5.2 等级

黄山毛峰分六个等级:特级一等、特级二等、特级三等和一、二、三级。

烘青绿茶,理条工艺。

黄山毛峰等级极为讲究,国标:GB/T 19460-2008 地理标志产品 黄山毛峰茶
特级的黄山毛峰,以一芽一叶初展的新梢的鲜叶制成品质优良,白毫显,分量重。
一至三级黄山毛峰的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和一芽二叶,以及一芽二、三叶初展。

黄山毛峰茶毫越多,鲜叶越鲜嫩
黄山毛峰

5.3 自选茶

  • 谢裕大:明前 特级一等 一芽一叶 小罐装【¥66/¥79/30g】
  • 首选】谢裕大:明前 特级一等 金奖顶芽 开园 黄罐【¥148/60g】

    最低价99。。
    一芽一二叶,金奖顶芽,悠悠兰香,85°~90°水温。
    需稍多投茶,两泡有余,三泡略不足。

  • 谢裕大:明前 特级一等 明前珍芽【¥269/100g】
  • 谢裕大:明前 特级一等 开园灵芽【¥339/100g】

    漕溪产地,一芽一叶,开园采摘,三次烘焙。

  • 谢裕大: 明前 特级一等 灵溪首芽【¥309/100g】

    原料和采摘标准与开园灵芽一致,四次烘焙,推荐自饮。

芽头肥壮,呈象牙黄,白毫显现,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好。

6.六(lù)安瓜片

兰花香

7.太平猴魁

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一带,该区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
兰花香~

选用柿大茶为主要茶树品种。

与其他绿茶不同,太平猴魁没有明前茶一说(因为黄山山脉气温偏低,加上高海拔等因素),要到谷雨前后开园采摘,采摘时间较短,只有15-20天。

等级上分为:极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太平猴魁 VS 太平布尖

分类 太平猴魁 太平布尖
工艺 手工 捏尖 机制 布尖
外形 细长,不规则(人工整形)叶身肥厚 明显网格压痕 叶身扁平轻薄 (薄如纸片)
香气 淡淡兰花香 冲泡易碎不成型
颜色 墨绿 嫩绿偏黄
标准 GB/T 19698-2008 地理标志产品 T/HSQTA 001-2020 团体标准

太平猴魁

太平布尖非猴魁,当地茶农创造,2021年也有了自己的标准。

7.1 冲泡

冲泡时要先润湿根部(根部吸水比叶片吸水速度慢,如果叶片过早润湿容易叶片朝下)。

7.2 自选茶

  • 猴魁可以考虑谢裕大的高货

8.都匀毛尖

9.庐山云雾

10.蒙顶甘露

11.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产于湖北省恩施州,蒸青绿茶“活化石”。
恩施玉露具有蒸青绿茶传统的三绿特点:色绿、汤绿、叶绿。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351-2010 地理标志产品 恩施玉露

树种:

  • 恩(施)苔(子)早
  • 龙井43
  • 浙龙117
  • 春波绿
  • 鄂茶一号
  • 中茶102

等级上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11.1 自选茶

  • 润邦芭蕉:银汉条盒 一级【¥154/200g】

    小网袋装,2gx25袋x4罐

  • 润邦芭蕉:金风条礼盒 一级精选【¥290/120g】

    小袋包装,3gx40袋

  • 润邦芭蕉:1965条盒 明前特级【¥389/120g】

    小袋包装,3gx40袋

  • 花枝:喝过一次同事送的花枝-情意道,还可以

Q.E.D.


Think Big, Act 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