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274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41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16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读《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Sherlock
2025-01-13 / 0 评论 / 0 点赞 / 6 阅读 / 0 字
温馨提示: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1.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理智脑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

理智脑不是直接干活的,干活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事情,因为它们的“力气”大;上天赋予理智脑智慧,是让它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

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因为单纯地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知识可以让我们轻松产生新的认知和选择。

认知觉醒-理智脑.jpeg
认知觉醒-复利曲线.jpeg

何时开始

“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不是什么安慰人的话,这是事实。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你若放弃了成长,五年、十年之后你肯定还是老样子,但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

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所谓焦虑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焦虑的本质: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耐心

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消除模糊

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2.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凭感觉”——察觉潜意识发出的信息。

凭感觉学习

中间地带,是你能够进步最快的地方。刻意练习的核心正是在拉伸区(舒适区的边缘)学习。

高手学习的方法(凭感觉学习,即潜意识):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认知觉醒-拉伸区.jpeg
认知觉醒-拉伸区学习.jpeg

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潜意识的感性总能帮我们发现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从而引导精力投入,快速提升自己,因为在拉伸区内学习难度最小、需求最贴合、见效也最快,很容易产生心流。
如果你感受到的总是痛苦和无趣,那十有八九是感觉不对——要么在困难区煎熬,要么在舒适区打转。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理智的分析和计算无法解出内心的真正需求,唯有感性的觉知和洞察才能让答案浮出水面。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先用感性选择,再用理性思考,或许是一个更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做那些重大选择时。
诚如洪兰教授的建议: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这话不无道理。


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清醒和定力,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被强大的天性支配,去选择娱乐消遣。
在有约束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效率更高,生活更充实。

3.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元认知,就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

实际上,元认知能力就是我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反思能力。
认知觉醒-元认知.jpeg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
所以从实用角度讲,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认知觉醒-元认知的维度.jpeg

元认知能力的差异

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不同选择的累加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 被动元认知
  • 主动元认知

如何获取元认知能力

  • 第一:需要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
  • 第二:自身的经历更是一种独特的财富。
  • 第三:启用你的“灵魂伴侣”。

    未来视角总是当前行动的指南针

  • 第四:冥想。

    监控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将其集中到自己需要关注的地方

自控力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元认知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一定要在选择节点上多花“元时间”。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

综上所述,成为思维舵手有3种方法:

  •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而不是随波逐流)。

想清楚

  • 要想清楚,不仅要审视第一反应,同时还要有清晰明确的主张
  • 元认知能力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

    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找出那个最重要的、唯一的选项,让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高尔基曾经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因为每克制自己一次,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相当于进行了一次锻炼。

4.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情绪专注:一招提振你的注意力

收回感受,回归当下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
它提示我们,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而这种享受必将使我们更从容,不慌张。

学习专注:深度沉浸是进化双刃剑的安全剑柄

深度沉浸的方法

  • 1、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 2、练习时极度专注

    所以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
    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
    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 3、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 4、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厌倦时,说明应该提高难度;
    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焦虑时,说明应该保持这个水平专注练习,如此反复交替就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沉浸其中。
    认知觉醒-心流通道.jpeg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要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
    即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

刻意练习四要素:
认知觉醒-刻意练习四要素.jpeg

案例实践:

以前女儿练钢琴时,她妈妈会要求她把新学的曲子弹10遍,只要次数够了,任务就完成了,现在我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改变了练琴方法。

我先听她弹一遍,发现有很多不熟练、易出错的地方,于是我要求她今天只练第一节,后面的先不练(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然后只练刚才弹错的地方(在拉伸区练习),只要能连续流畅地弹3遍不出错就算完成(目标具体清晰)。
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纠正她的指法和按键错误(及时有效的反馈),这样,她很快进入了专注状态(沉浸其中),不一会儿就把第一节弹得很好了。

虽然结束时女儿直呼好累,但明显成就感满满,因为她已经不畏惧最难的地方了。
如果不这样要求,她就会一遍一遍地弹自己熟悉的地方,难的地方就一带而过,中途还经常会漫不经心地停下来,这样的练习非常低效。


天才也需要大量的练习,或者说正是“正确的方法”加“大量的练习”造就了天才。

5.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即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

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当然:速成是不可能的。

方法论:

  • 1、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
    事实上,它就是难易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 2、距离太远的,我们都把握不住

    理想的状态是持续获取与自己当前能力相匹配的财富或自由。
    因为距离我们太远的事物,我们通常无法把握,无论它们是令人痛苦的还是令人享受的。

    和“凭运气得来的迟早都要凭实力败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 3、一切为了匹配
    • 拆解目标——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任务就会立即从困难区转移到拉伸区

      几乎所有的行动达人都是拆解任务的高手。

    • 提炼目标——在拉伸区练习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有关注点

      关注点越多、越细致,我们的注意力就越集中,提升的效果就越明显


学习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长也不只需要“打鸡血”、拼意志力。
只要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往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你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蜕变。

附上“学霸”秘笈:

  • 一、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
  • 二、有问题只找主观原因。

深度: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科技和信息虽然在我们这一代发生了巨大的发展,但人类的学习机制并未随之快速变化,我们大脑的运作模式几乎和几百年前一样。更坏的消息是,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方式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深地损耗着人们深度学习的能力,并且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

种种迹象表明,快速、简便、轻松的方式使人们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天性得到了放大,理智脑的潜能受到了抑制,而深度学习的能力几乎全部依赖高级理智脑的支撑。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能力,逆流而上,成为稀缺人才,否则人生之路势必会越走越窄。

  • 何为深度学习

    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认知觉醒-学习金字塔.jpeg
    认知觉醒-阅读金字塔.jpeg
    当你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可以教授他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新的知识。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
    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将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当然,教的最高境界是用最简洁的话让一个外行人明白你讲的东西。

  • 深度学习步骤
    •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 (2)深度缝接新知识;
    • (3)输出成果去教授。
  • 如何深度学习
    • 一、是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 二、是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

      当一个你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了别人,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都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

    • 三、是反思生活。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 深度学习的好处

    除了能让我们不再浮躁,能磨炼理智,还能带来诸多好处,比如跨界能力的提升。
    还能让人产生更多灵感。
    还能让我们看到不同事物之间更多的关联,产生洞见。

  • 为浅学习正名

    应该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选择一些值得关注的人,和他们保持联结。他们释放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会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但无论如何,最终要自己去读、自己去想、自己去做


娱乐热点并非没有价值,浅层知识也同样具有意义,但前提是你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深度——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关联:高手的“暗箱”

关联,正是高手们的秘密,但因形式隐蔽,常不为人所知,故而形成了暗箱。

  • 无关联,不学习
    • 知道信息点
    • 关联信息点
    • 行动和改变
  • 事不关己,不关联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在关联时,需要牢牢聚焦自身最迫切的需求,换句话说,就是让一切与自己有关。
    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蔽条件不能忽视:你需要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

  • 如何获取关联能力

    关联能力能够让人加速演化,获取杠杆。

    • 首先,手中有锤子:对某件事情要有足够的热爱和投入
    • 其次,输入足够多:不管是阅读获取,还是现实经历,知识和阅历越丰富,成功关联的概率就越大
    • 再次,保持好奇心。
    • 最后,常说一句话: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 一切在于主动

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

6.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7.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8.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0
  1. 支付宝打赏

    qrcode alipay
  2. 微信打赏

    qrcode weixin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