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269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41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16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把《把时间当作朋友》读薄

Sherlock
2015-05-14 / 0 评论 / 0 点赞 / 1063 阅读 / 0 字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10-09,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目录

  1. 前言
  2. 所有人的困境
  3. 心智的力量
  4. 开启自己的心智
  5. 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
  6. 开拓我们的心智
  7. 小心所谓"成功学"
  8. 更多思考
  9.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前言

人生是马拉松,胜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

以我个人的体会,我非常鼓励每个年轻人能花上几年时间到国外走一走,学一学。教育的根本其实只不过是“见多识广”。然后再用5到10年时间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之奋斗,为之坚持,不知停歇地努力上10年20年。有些成功靠运气,可是持续的成功却与运气无关。

所有人的困境

苏格拉底提示所谓的思考过程不过是“提问和回答”。

我一直相信,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在不停地为学生解释疑问的过程中,我自己学到的东西更多,而更多的程序超乎想象。

心智的力量

制作一个“任务列表”,其实谁都会;分清楚“重要”与“将要”,或者“紧急”与“非紧急”也没有谁不会。因“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虚度无数光阴,哪怕他们天天“科学地”制定计划,编制“任务列表”。而与之相反,因“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选择努力学习的人,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收获,并且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获得更多的“意外”收获,哪怕他们可能显得“漫无目的”——结果真的是天壤之别。

经常有学生向我表示她对目前的专业没兴趣,她真正感兴趣的是某某专业。——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这些人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然后,真的是他们以为的那样么?不客气地说,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最终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现在说另外一个方面。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事情。可事实上,那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开始做那件事情,所以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因为还没有遇到过挫折,还没有证明那件事情他们做不好,所以,那件事儿对他们来讲确实具备很大的吸引力。事实上,当很多人真的放弃原来做的事情,然后去做新的、所谓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他们最终会发现,这件事想要做好同样困难重重,挫折不断。没过多久,这些人又会因为做不好这件事而失去兴趣,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且将其行为“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然后声明:“我(才知道)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所以,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把一件事情做得比大多数人要好,并且从中收获了认可与快乐(也可能收获的是别的东西),就很少会不对这件事情感兴趣。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尽管并不是绝对,但确实大多数事情都需要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擅长了;擅长了,就自然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兴趣就大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更……良性循环。但,同样,做得多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没兴趣,往往只不过是结果而已,却被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的惩罚就是大量的时间白白流逝。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我是说,大量的时间投入。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马上开始行动,在行动中调整、改善方法。

只有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打字速度才知道打字快空间有多大的好处。我突然发现我不再讨厌在读书的时候做笔记了,因为在键盘上敲多少字相对于用纸笔来说都要轻松太多。我开始大段地记录感想甚至有时候干脆大段摘抄原文。// 只有到达了山顶,你才会发现那里的风景是多么好。而大多数人由于懒惰,往往在山脚下就告诉自己,山上有什么好看的呢,没意思。从而放弃了爬山的打算。

事实上,没有什么要比发现、培养、呵护、调整自己的心智更重要的事情了。

开启自己的心智

我所说的“心智”,对应的英文单词是“Mind”。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在众多定义之中,我更倾向于乔治·博瑞博士的定义: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 获得知识;b. 应用知识;c. 抽象推理。

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我们可以去思考“思考”这个行为。

了解到自己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后,只需要牢牢记住一个事实就可以从起点不断进步了。这个事实是:这世界上有些事情或道理,大抵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

  1. 实际上是正确的,我们也以为是正确的;
  2. 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却以为是正确的;
  3. 实际上是正确的,我们却以为是错误的;
  4. 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也以为是错误的。 // 这里的“实际上正确”或“实际上错误”不应该被理解为“绝对的正确”或“绝对的错误”,它应该依赖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

牢牢记住“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这个事实本身,就已经足以保证我们不断进步了——我们因了解这个事实而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自省机制。

你可能要挣扎很久才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尽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应该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

不再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的奴隶,而是选择翻身做主人。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竟然能运用心智把我们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上去的时候,痛苦就会几乎自动消失,在你重新注意它之前,它不会回来。

如果说记忆本身是葡萄,那么回忆的过程就是发酵。每个人都有努力使自己的历史变得更加清白更加美好的倾向。所以,往往会不自觉地给自己的记忆进行各种形式的修补,甚至要进一步精加工,然后才会觉得心满意足。

当你面临尴尬(或遇到问题)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拿出纸笔来,把你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本子里。这样的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会提醒你,这是你曾经遇到过的尴尬。如果你不记录下来,那你就肯定会忘记的。然后还要养成一个习惯,定期拿出这个本子回顾一下。这个习惯往往会使你很有成就感,因为你知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已经有进步了。因为那个本子里记录过的很多错误你都不再犯了——当然,不再犯那些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你在不停地提醒你自己!

另外,在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你的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你的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要知道,你所面临的所有尴尬,最终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你自己造成的。所以,没必要找借口,没必要抱怨别人,没必要觉得这世界就对你一个人不公平,要记得“你并不孤独”——肯定还有别人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像你现在这样平静地对待痛苦,而又清楚地意识到你不能被你的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呢?你这样一想,就释然了。

其实,承认“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获得满足”是自己的天性就好办了。因为,平静接受并且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就算有些时候天性难移,无法彻底改变,那么也起码还可以稍加控制,略微改善。没必要控制自己的方方面面,这不只是很难做到,而是干脆不可能做到。尤其是对大脑格外活跃的人更是如此。所以,有时候成为高手需要愚钝,金庸小说里的郭靖成为一代宗师的根本原因更可能是因为他傻到一定程度,所以,很多人或事情对别人来讲是诱惑,对他来讲干脆就是不存在的;于是,他可以用普通的智商长期只专注在一件最应该做的事情上,最终天下无敌。// 另一个例子:阿甘

控制这种天性正确的方法是,仔细审视一下自己在哪方面这种天性尤为强烈?再一次拿出纸笔罗列。经过几天甚至几个月的长期反复审视,你会发现那个列表变得越来越长。别怕,相信我,谁都是这样的——至少99.9%的人是这样的。然后从列表中挑出一个最重要的(如果你有野心的话,再挑出一个也很重要的),写在随机可以看到的地方,不停地提醒自己在这方面一定要控制这种天性。

我个人觉得,在工作和学习上控制这种天性是最重要的。为了能在这方面控制住自己的天性,有的时候,在其他方面稍微放纵一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相信我,偶尔大醉一场没什么不好。偶尔连续打上两天两夜的牌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也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活动。但是,在工作和学习上,坚决不要放纵。工作和学习都是艰苦的,路程都是漫长的,成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经验告诉我们,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当然需要技巧,但是,当场见效的技巧少之又少。而且,就算找到了,也只不过是两种情况之一:a. 寻找这个技巧已经花费了太多的时间;b. 这个技巧可能有后遗症,只不过是现在还不知道而已。

事实上,“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在生活中,只有极少数人最终掌握了这种能力,也因此使得他们与众不同的同时又往往令他们迷惑地感叹“我怎么看不出来他到底比我强在哪里呢?”其实,说穿了就很简单,掌握了“推迟满足感”之技巧的人早就有因此获得极大的、只有少数人才会获得的利益的经历。于是,他们最终表现为比绝大多数人“更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这些耐心被用来不动声色地承受更多的打击和挫折,轻松坦然地面对更多的威逼和利诱;甚至,可能会仅仅因为他们惊人的耐心,那些打击和挫折对他们来讲不再称得上是打击或者挫折,那些威逼和利诱对他们来讲根本并不存在……

正在拥有耐心,甚至惊人耐心的你,生活就会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却非常从容。因为你一开始就知道你今天的所有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成本;所以,你早就把一些轻松安逸安排到未来的某个时段,而心平气和地每天完成相应的工作。于是,你不仅从容,而且快乐。你会变成一个守时的人,一个生活有规律的人,一个身边的朋友都依赖的人。你会定时去健身房,从不为自己瘦得太慢而烦恼的同时竟然用节食甚至吞食泻药的方法去减肥。因为,在那些人因为无奈而抱怨或面临绝望的时候,你早已经是持续锻炼了许多年的健康的人。

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

“心智开启”的起点是“意识到可以自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常听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你自己”,这句话如果有道理的话,那个“最可怕的敌人”实际上应该指的是“你那无法控制的懒惰”。

“人或多或少是经验主义的动物”。也许每个人的不幸都是一样的,他一生中最多的经验是“半途而废”——各种各样的、各个方面的“半途而废”。我们一生中半途而废的经验太多了,乃至于想要放弃“半途而废”要比“坚持到底最终成功”难太多了——大多数人连一次“坚持到底最终成功”的经验都没有。当我们决心改变的时候,“懒惰”便会指使我们的那个“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遗忘”——起作用,让我们不知不觉停止改变。// 许多的半途而废就是因为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忘了去坚持;“忘了去坚持”往往是从某一次松懈开始的。比如下决心坚持每天写日记,结果某一天因为有事忙到很晚,然后对自己说,今天就算了吧。然后以后就渐渐地遗忘了要每天坚持写日记这件事。也许那以后几天里还会稀稀拉拉写几天,但过不了多久,就真的将这件事彻底抛弃了。要直到很久后才想起“哦,原来我曾经是想每天坚持写日记的”。这不是绝对,当现实往往如此。为了不让自己遗忘,一定要经常甚至是每天都提醒自己;正如为了不让自己泄气每天给自己打气一样。

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工具,就是纸笔。(// 当然,生活在21世纪,还在学会使用各种软件和app来协助你生活得更好。)那天,我看着那个黑色精装的笔记本,盯着一年多以前最后记录的日期,不禁发呆:我就是知道“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工具是纸和笔”,所以才开始记录。可是,我现在怎么竟然连记录本身都忘了!

终究我还是找到了解决办法。我跑到文具店买了很多3M随手贴(Post-it),甚至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叫“3M Post-it Notes Lite”的免费软件。把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的重要事项,尤其是那些最近决定需要养成的习惯贴得随处都是,包括电脑的桌面上。可是我发现还是不够,3M随手贴撕下来的纸条是带着胶的,放在口袋里很不舒服。于是,我就跑到名片店,买了两盒空白名片。于是,我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事项写在这些空白卡片上,随身携带。那段时间,我的口袋里有好几张卡片上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别忘了每天晚上记录时间开销!” 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应了那句话,“问题问题复杂的,解决方法问题简单的。”

养成任何一个新的习惯都不容易。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成为习惯,与天生的一样自然呢?我的经验告诉我,一般需要五年的时间。对,是五年的时间。我看到过很多书籍上说,两个星期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我想,也许是我笨吧。// 确切需要多长的时间很难定论,但以我自己的经验,绝对不会是两周或是21天那么短。乐观是好事,但我们要在事实的基础上乐观,凡事要以尊重事实(或现实)为基础,否则就是自欺欺人了。

把每天的时间开销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另外一方面可以避免轻易原谅自己。每天晚上睡觉前,看着自己的本子,发现今天做了很多事儿的话,一定会很开心。随着日子的推移,你的心里就会越来越踏实,哪怕不去翻阅,只须看看本子中边缘变得稍微有点儿黑的部分越来越厚,就会很有成就感。但是,如果你不记录下来,仅凭那靠不住的忘记,是不可能有这种实在的感觉的。// 作为一个经常把自己当实验对象的人,同意这点说法。

反过来,如果你打开那个本子,竟然发现最后一页记录的日期是好几天前甚至上个月的日子,那你就会心慌并且愧疚,而这种感觉就是你去做一些“正经事儿”的最实在的动力。但是,但是,如果你不记录下来,仅凭那靠不住的记忆,你就会很容易原谅自己,继续放纵下去,让时间白白度过,不给你带来一点收益。最要命的、也更可能因为你没有记录而带来的结果是:你根本就没体会到自己有任何理由自责——因为你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

以前提到过人类的尴尬是:在整个人类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每个人的心智成长却要从零开始——所以,很多人最终没有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更尴尬的事情是,即使道理都明白,有的时候还是会一不留神就被自己的大脑控制。

从今天开始,养成记录你每日时间开销的习惯吧。这是第一步,其他的很多良好的时间使用习惯都会因此自然地养成。如果你已经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记录一下当日的时间开销,那么,第二天早上就会很自然地开始在脑里规划全天的时间了——不信你就试试看!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就是看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对你的目标达成确实有益。可是,作为一个正常的、各种器官完整健全的、拥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来讲,不挣扎一下,就很难完全专注于这个最关键最根本的决策标准。

相信我,养成任务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是要挣扎的。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归会变得其乐无穷。

真正紧急的事儿少之又少,十万火急几乎只是出现在故事里。不信你就尝试着把所有你觉得紧急的事儿延迟一段时间再处理,如此坚持一个月左右。最终你就会明白那些事儿实际上都没有那么紧急。所以,你只需要一个判断标准就够了:这事儿是否真的重要。再往后的道理就一目了然了:真正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你的目标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放弃。放弃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倒也罢了。但是,好像“更好的方向”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如此下去,你会不停地发现“更好的方向”。千万不要误以为能够不停地找到“更好的方向”的人只有你一个。大家都在不停地“找到”更好的方向,怎么不见大家都成功呢?我从来都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我总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自己的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坚持。

每个计划的期限究竟应该设为多久才可能用我平凡甚至平庸的能力和天分顺利实施呢?我尝试过一年,发现自己竟然连一年的计划都没能力完成。于是,再一次平静接受自己天分平平的事实的同时,一口气把期限缩短到一个星期。终于发现:如果一个计划的期限只有一个星期,我是很容易坚持,并且往往可以出色地完成的。(// me too)这个发现令我很开心。因为,我发现我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竟然可以慢慢把期限延长,两个星期,一个月,甚至竟然可以制定一个季度的计划了!(// 这是练习坚持的好办法,慢慢加长时间。)

做计划的时候,要知道这样一件事: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的并且是必需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制作长期计划的。这是一种能力,也几乎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然而,这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不要一上来就开始制定过分长期的计划。哪怕制定一个一星期的计划,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你真的已经开始实践就知道了,就像我当年那样。不要无知无畏。然后也没必要心存惶恐,这是一个只要努力就必然可以获得的能力——放心,没有人是天生的,都是后天买得的。

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计划也要在试错中不断调整,因为一开始往往难以估计出正确的工作量,只有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才能做出恰当的计划。

开拓我们的心智

牢记这世界确实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而后把这句话变成现存经验,用它去类比未知。而后,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挣扎着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类。

曾在某本书上看到一句非常令人震动的描述:“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 ”。很多人都慨叹,工作之后才知道什么真正有用,可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一个人不是很懒惰的话,那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真正的学习才开始。

自学能力的打造就是从你认真对待它开始,它就像你的恋人一样,你对它好,它才对你好。完全靠自己学一样东西吧,管它是什么。并且一定要学好,学到比相当数量的人都好,如果你真的做到这个地步,那你不仅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人,还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哈,你可以对你自己说“你太有才了!”我个人的建议是去自觉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因为,关于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文档,互联网上有最广泛最全面的资源。并且,优秀的资源往往是英文文档。所以,顺带还练习了英文阅读理解能力——想想吧,肯定不仅仅是一举两得。

如果,你把时间和进展之间的关系仅仅理解为纯粹的线性关系,那你最终根本不可能遇到你所满意的进展。其实,没有哪个人可以长时间忍受失望。这样看来,你曾经的放弃,往往并不是因为你没有毅力,而只是对时间和进展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造成的。

见识越少的人越喜欢用自己所有的见识作为判断依据,并且完全不顾自己见识的局限,也不知道自己的见识有局限。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听听劝,从今天开始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吧。相信我,最朴素的纸和笔是最有效的工具。只有记笔记成为长期习惯之后,才会真正体会到这么做的好处。而那些自作聪明不这么做的人,只会因为从未体会到那样的好处而“无怨无悔”。

小心所谓"成功学"

努力是应当的,无须强调。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

倾听任何人讲话的时候,都不应该带着“防备、质疑”的心态,那样可能会遗漏重要的信息。因为,心态会成为我们的有色眼镜,使得我们只能收到过滤之后的信息。然后,最终对所获得的全部信息,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也同样可能是危险的,或者是有害的。

有一个很实用的建议是: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相信我,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

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艰苦,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6小时”;耐心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至少5年,长则20年”。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事实上,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

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赞同

更多思考

记住,你不可能百分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百地有效率。

他们的效率很差。根源在于,他们其实只做简单的事情,而回避那些有难度的工作。

受到奖励之后,原本有两个选择:a. 再次来过;b. 见好就收。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这就是为什么“庞兹骗局”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受到惩罚之后,同样有两个选项:a. 从此碰都不碰那件事情;b. 挣扎着找一个出路。同样好玩的是,这次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

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实际上更可能只不过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办事拖拉的人其实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他们也并非“不努力”,他们花很长时间去做事——只不过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只做很多非常容易的事情。

我常常观察那么多的人为什么无法坚持——尽管他们和那些少数最终坚持下来的人一样,都有着良好的愿望。第一个可能性是,他们最初的时候,一下子练得太狠了——狠到不要说他们,实际上是谁都坚持不下来的地步。

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不能坚持完成,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之任务”。我经常看到学生计划上写着“每天背200个单词”、“每天写5篇英文作文”什么的。这样的强度,对起步的人来讲,只不过是“貌似可靠”而已(// 可能刚开始几天可以做到,但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时间也往往不允许,因为每天你还有很多别的事需要处理)。在一个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要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地执行该计划。

做个不迟到的人。1. 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 2. 每天检查自己的时间表至少三次。 3. 假定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需要的时间比想象中更多一点。4. 假定你永远都会遇到交通堵塞。(// 带上一本书在发生这些意外时可以不浪费时间。记住,意外总是发生绝对不是因为你的运气格外差,而往往只不过是因为你考虑得不够周全。)5. 假定其他人都会迟到。 6. 尽量不要因为别人以致而责怪他们。

成熟的人总是知道如何让别人舒服。

很多时候,所谓的“谦虚”和“低调”事实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几乎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肯定是有来历的。只不过是我们经常说的“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人必须努力。如果大家都努力的时候,那你就最好尽量开始努力,并且更努力才好。人们总是说,笨鸟先飞,其实,有很多鸟之所以先飞也许并不是因为它们笨。相反,更可能是因为它们更聪明。

早就说过,所谓坚持不懈,其本质是时间的投入。因为人们在做一件事,为了成功坚持不懈的时候,最终会发现大多的努力其实不过是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毕淑敏在她的小试《女心理师》里说:“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水。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而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

首先,所有的耐心都来自于了解。// 因为了解,你会知道你的起点在哪里,你的终点在哪里,而你此刻在哪里。因为了解,你知道耐心地再坚持多长时间,就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然后可以整装待发,开始下一阶段的路程。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 了解你要做的事情(即使不能清楚地了解,也尽量去弄清更多的细节,并在执行过程中调整),并将大任务分为小任务。人们做事是需要反馈的,小任务的达成会给执行者以正面反馈,让他能信心满满地开始下一个小任务。如果长时间没有正面的反馈,毅力再好也很难坚持下来。

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0
  1. 支付宝打赏

    qrcode alipay
  2. 微信打赏

    qrcode weixin

评论区